- 张影;
“台湾科幻小说之父”张系国在其第一部科幻小说集《星云组曲》中,较早地呈现了具有民族特性的历史意识。各篇科幻小说借科幻思考历史问题,不仅以“非人”角度反思人类传统价值观念,而且从乌托邦想象所构成的“过去”与“当下”相结合的历史思维出发,思考人类本质问题。同时在“全史”视野中观照历史与人的处境,表达民族特有的历史浪漫情怀。整体来看,《星云组曲》以“历史”的形态建构未来乌托邦,其中还融合民族的圆形史观,最终呈现为一种循环与线性相结合的“历史之路”的展开过程。该小说有力推动了历史与未来乌托邦的双向联动,并在结合民族文化特性方面为科幻小说的民族性想象提供了不可忽视的经验。
2024年02期 No.127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任丽珊;冯正斌;
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蕴含鲜明的革命叙事主题,其翻译叙事建构承载着树立新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使命。从翻译叙事视角切入,结合文本对比与案例分析,就《创业史》英译本中叙事建构类别及策略展开讨论,揭示新中国形象如何由多方合力在译本中得以成功建构。研究发现:通过灵活运用四种叙事策略,译者、作者、外文出版社与政府机构共同完成了译文元叙事、概念叙事、本体叙事及公共叙事建构,成功再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面貌,助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形象的立体化塑造。
2024年02期 No.127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宸彤;田源;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引入西方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滕固在这股崭新势力中扮演了接受和传播的重要角色,他将现代性文学审美风格同本土化实验相结合,呈现出早期文学创作高频率的疾病书写风景。在滕固的作品中,疾病叙事与恋爱脉络关联,凸显人物的颓丧性格,从史料考证层面与作家的个人经历高度吻合;滕固的疾病符号暗含道德因素,与生理失常的表征形成对照关系,潜藏人格标签和失德行为的因果报应,隐喻灵魂与肉体的对抗。当疾病主体从日常秩序抽离,现代主义个性精神立场逐步显现,忧郁人格的心理症结升华了滕固唯美-颓废者的思想内涵,反传统的疾病隐喻成为被遮蔽的历史暗角,其中蕴含着背离古典和反叛平庸的新异的审美范式。
2024年02期 No.127 7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年震;
认知语用上,汉语话题结构的允准机制,可以解读为话题对述题的指示、指别以及述题对话题的语义回指等动态指称内容。首先,话题作为信息处理优化器(PEMs),通过所指实体、时间、空间、原因、条件、领属、范围等信息来限定述题所述的适用范围,相当于对述题内容的指别;其次,在信息内容上,为了充分满足述题信息的完整性,述题必然存在语义空位与话题成分复指或回指。语义空位在述题中表现为但不限于复指代词、附缀、句法空位甚至是附加语等句法形式。
2024年02期 No.127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