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敏;
唐末五代是道教神话发展的高峰时期,崇道的时代氛围和神仙信仰的世俗化为道教神话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一时期的道教神话作品众多、类型齐全、弘教功能突出,在道教神话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神仙信仰世俗化转变的轨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2010年04期 No.72 3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洋;
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研究目前仍是王安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王安石诗集中与《维摩诘经》有关的诗作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从而说明王安石的佛学修养是相当深厚的。
2010年04期 No.7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岚;
本文阐述谢灵运相和歌辞的音乐文学特征。第一部分论述南朝前期相和音乐的流行情况以及谢灵运接触到这些音乐并为之写作歌辞的可能性;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谢灵运各篇相和作品本身的句式结构所体现出的特殊的音乐要求,证明这些歌辞应当具有实际的音乐功能;第三部分则论析这批作品作为入乐歌辞而不同于徒诗作品的特定艺术风貌,并提出关于诗乐结合这一创作方式对诗歌艺术之特殊要求的若干思考。
2010年04期 No.72 40-4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梦雯;
本文在认同宫体诗之"体"在于一种特定文体特征而非题材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梁陈宫体诗人在对"宫体"表达效果的追求中对客体对象的细化描写。这样一种"细化描写"形成了宫体诗精妙传神、细腻深微的表达效果,但当对这种"细化"追求近于偏执时,则又带来了宫体诗创作中的一系列问题。
2010年04期 No.72 46-5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奉柳;
贺双卿是清代也是女性词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身为农妇却天生灵慧,夫暴姑恶的恶劣处境也没能影响她天真浪漫、恪守妇德的情怀。双卿留有十四首词,抒发自己的生活和独特感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她的词反映了农妇生活的悲喜,是下层女性的真实写照,拓宽了女性词的题材,是女性词史上的奇葩。
2010年04期 No.72 51-5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樊玲;
Panther与Thornburg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并说明场境概念可用于会话分析。虽然他们提到了语境因素在推理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对一些与间接言语行为相关的必要语用参数的考虑。为了能更好地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必须把认知与语用相结合,同时要充分重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利、社会距离和礼貌等语用参数。
2010年04期 No.7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戚艳萍;刘玲;吕素霞;
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社会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否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及人类社会所负有的责任,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兴衰。因此,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自觉地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神圣使命,是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
2010年04期 No.7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许运清;申福广;曹芳;
近年来离婚事件不断增加,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本文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单亲家庭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在心理上、行为上总体来说与双亲家庭学生相差不大,对许多问题具有较为一致的观点,但在个别方面与双亲家庭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为此,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以促进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
2010年04期 No.72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宏岩;
通过对理工科大学新生的调研,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态度,从中发现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生命教育的渴望,并由此提出四条对策:开设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主渠道教育作用;有效运用同辈群体与网络的影响作用。
2010年04期 No.7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达奇;
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层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又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才能形成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04期 No.7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邢辉燕;王琳;
本文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教师低层次的需要、又要不断激发教师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引导教师在为国家和学校发展做贡献的过程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要关注教师心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产生的负面影响。
2010年04期 No.7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