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 略论英美宪法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谭红;

    英美宪法比较重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如对公民人身权利规定得比较全面详细,对逮捕、拘禁、拘留、搜查等措施规定了具体而严格的条件,并特别要求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对公民人身权利的限制或剥夺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确立了人身保护令状制度;重申了刑法或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原则等。这些"他山之石",对解决我国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007年03期 No.5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公益诉讼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何国华;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也是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诉讼程序对于完善程序法律制度体系具有建设性意义,以此体现程序正义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附带新的法益的程序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发挥特殊的功能。

    2007年03期 No.5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妇女工作权的法律状况分析

    周雯;

    本文对我国妇女工作权的法律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参加的与妇女工作权相关的主要国际公约,分析了国际法渊源对性别歧视的定义,并指出了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文章第二部分对我国在妇女工作权方面的现行法律体系及改革进行了系统梳理,阐明了依据我国法律妇女工作权的主要内容,并对近期重要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进行评述。文章第三部分在肯定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改革的方向。文章第四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提出消除关于性别的定型观念并推进决策过程中的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终极道路。

    2007年03期 No.59 13-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论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

    蒋清华;

    以义务性规范的形式对宪法权利作出的限制规定,就是宪法中的权界式公民义务规范,它有概括限制型和具体限制型两种类型。宪法权利的法律保留限制式规定,不应视为公民义务规范。权界式义务规范在创设目的、出现位置、表述转换等方面与明示式义务规范有着重大区别。权界式义务规范附属于公民宪法权利规范本身,它可以转换成非义务性的表述,其实质是表示权利应当有所约束。关于宪法权利之限制规定能否被视为公民义务规范的争议,可通过形式与实质的双重视角予以化解。

    2007年03期 No.5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哲学·社会学

  • 生命周期评价与环境伦理

    刘晓华;

    评价材料与环境协调性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有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是环境伦理的核心观点的科学体现。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局限性则未必真是它的局限性,在对其作出环境伦理学的说明之后,有些局限性不过是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矛盾的体现,是科学自身的局限性的折射而已。

    2007年03期 No.59 2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边缘的建构与维护——从话语权力的运作看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谢春艳;

    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阶段二元结构下的独特现象,农民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边缘,很多学者用"社会排斥"这一概念来分析农民工问题,然而,当前对农民工社会排斥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对农民工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排斥。本文则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借用福柯"话语"的概念,以及关于知识、真理和权力之间关系的论述,尝试分析在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中,话语权力的运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农民工的"他者"和边缘地位是如何被主流话语建构和维护的。

    2007年03期 No.59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文学

  • 从艺术研究到仪式研究——审美尺度研究的新起点

    陈元贵;

    既往的审美尺度研究,较多地将其局限于审美与艺术活动本身做架空推论,而与现实审美情境相去甚远。有鉴于此,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将艺术和仪式活动勾连起来,考察审美尺度如何与仪式共生、如何因仪式活动而强化或复杂化。

    2007年03期 No.59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老子的神化和神话的老子

    谭敏;

    老子在道教神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上老子被神化的过程,反映出现实生活的曲折变迁。唐末五代《道教灵验记》中有关老子的神话故事,是老子地位达到空前高度的背景下对其神性权威的宗教化表达,也是现实世界的人生诉求在宗教里的折射。

    2007年03期 No.5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文化视野下的中西小说比较

    郑超;

    由于文化的异质现象决定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而不同种类文化相互对应的部分总是异采纷呈、各具特色。基于此因,中西方小说在渊源、哲理意蕴、章法结构等方面各展风采、自成家数。了解这些差异和引起差异的原因对丰富人类精神文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007年03期 No.59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学批评关键词“反讽”之研究

    段恺;

    本文从反讽的存在依据、涵义、分类、与荒诞和狂欢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作为文学批评关键词的反讽。它不仅是各个时代作家和理论家偏爱的手法和范畴,而且非常具有理论的活力。

    2007年03期 No.59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历史

  • 四部分类法之解体探因

    何发甦;

    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在目录学中的表现即是经部的独尊地位。对经部书籍的科学认识,意味着对四部分类法的真正破坏。四部分类法的解体,是近现代学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中西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

    2007年03期 No.59 48-5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蜀汉江州都督考

    刘华;周维学;

    蜀汉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又于腹地江州设一都督,这是基于巴地重要的军事、经济地位的考虑。首任江州都督费观出任于章武二年。因诸葛亮北伐需要,李福任都督时,江州驻军被抽调汉中,因江州无兵可领,李福罢江州都督职。虽然后因诸葛亮病死,北伐大军回撤,但边境的军事形势使江州兵仍不能马上回原地,这导致了自李福罢职到延熙初年邓芝上任间,江州都督是阙置的。

    2007年03期 No.59 51-5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新闻

  • 受众选择时代的电视栏目类节目多集式播出分析

    秦丽;

    当电视传播进入受众选择时代,媒体不仅必须从传播内容上,也必须从传播形式上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才可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现在的连续剧越拍越长,观众沉浸其中看得津津有味,但面对电视栏目类节目的多集式播出却缺乏耐心。本文将从影响受众选择行为的两个角度出发,对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以及栏目类节目多集式播出的可行性展开分析。

    2007年03期 No.59 56-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报刊新闻标题的隐喻思维解读

    谭姗燕;

    认知语言学是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点对中文报刊新闻标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2007年03期 No.59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3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

    陈艳;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07年03期 No.59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教育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教学浅论

    刘保国;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要遵循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构建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基地教育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2007年03期 No.59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美国高等学校海外学习项目浅析

    耿海萍;

    海外学习(Study Abroad)是培养能在经济全球化及相互依存的世界环境中,具有国际知识、跨文化交流技能以及全球视野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通过对美国高校十余年来开展海外学习的变化和特点的分析,说明海外学习对培养国际视野人才的重要性,为我国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的新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07年03期 No.59 73-7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论反思性教学与反思途径

    刘世娟;

    "教师发展"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反思是"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只有学会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反思途径,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及效果进行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力,促进自身发展。可以这样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发展的前提,同时,教师发展又是反思性教学的必然结果。

    2007年03期 No.5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